小额贷款利率最高多少合法?

小额贷款是为小型企业和个人提供信贷的一种重要金融服务。近年来,随着小额贷款行业的快速发展,小额贷款利率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那么,小额贷款利率最高多少合法呢?

小额贷款利率最高多少合法?

一、法律规定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于2008年5月4日出台的《关于小额贷款公司试点的指导意见》,小额贷款公司贷款利率不得超过同期银行借贷利率的4倍,即不超过年利率24%。

2020年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修订了《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下称“借贷规定”),其中第二十六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二、司法解释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民间借贷利率的司法保护上限为同期银行借贷利率的4倍,即年利率24%。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人民法院将予以支持;超过年利率24%的部分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可以请求出借人返还。

三、如何防范高利贷

在借贷过程中,借款人应注意以下事项,防范高利贷:

  • 选择正规的贷款机构。借款人应选择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登记、具有小额贷款公司牌照的机构进行借贷。
  • 了解贷款利率。借款人应仔细阅读贷款合同,了解贷款利率、利息计算方式、还款方式等条款,并确保利率不超过24%。
  • 签订书面合同。借款人应与贷款机构签订书面借贷合同,明确借贷金额、利率、期限、还款方式等内容,并妥善保存合同文本。
  • 依法维权。如果借款人发现遭遇高利贷,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或司法机关报案,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小额贷款是普惠金融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小微企业和个人获得融资支持。借款人应了解相关法律法规,选择正规的贷款机构,依法借贷,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原创来源:91转随记 » 小额贷款利率最高多少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