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积金缴存基数是指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即上年度工资总额除以12。公积金缴存基数每年调整一次,一般在7月进行。
公积金缴存基数的作用
公积金缴存基数是计算公积金缴存额的基础,缴存基数越高,缴存额也就越高。公积金缴存额越高,职工购房、贷款等方面的待遇也就越好。
公积金缴存基数的计算方法
公积金缴存基数的计算公式如下:
公积金缴存基数 = 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
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职工本人上一年度工资总额/12
公积金缴存基数的上下限
公积金缴存基数的上限一般为当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3倍,下限一般为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公积金缴存基数的调整
公积金缴存基数每年调整一次,一般在7月进行。调整后的缴存基数从调整当月开始生效。
公积金缴存基数的注意事项
- 职工本人有权选择公积金缴存基数,但不得高于上限、低于下限。
- 职工在职期间,公积金缴存基数发生变化的,应及时到单位办理调整手续。
- 职工退休后,公积金缴存基数按照退休时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确定。
结语
公积金缴存基数是影响公积金缴存额的重要因素,职工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公积金缴存基数,以获得更高的公积金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