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利率多少是合法的?

在我国,年利率是指借款人借款时,借款人需要支付给出借人的利息,以年为单位计算。年利率的大小会影响借款人的还款压力和出借人的收益,因此,了解年利率的法律规定很重要。

年利率多少是合法的?

根据《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条第二款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

由此可见,我国的民间借贷利率上限为年利率24%。也就是说,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年利率超过24%,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只需要支付年利率24%以内的利息。

需要注意的是,民间借贷利率上限为24%,并不是说超过24%的利息就一定是非法的。如果借贷双方是基于自愿的原则,同意支付超过24%的利息,那么该利息约定是有效的。但是,如果借贷双方是基于胁迫、恐吓等手段,强迫借款人支付超过24%的利息,那么该利息约定仍然是无效的。

此外,对于小额贷款公司的借款利率,还有更严格的规定。根据《商业银行法》第四十七条之二规定,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利率不得超过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4倍。

综上所述,我国的民间借贷利率上限为年利率24%,小额贷款公司的借款利率不得超过同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4倍。借款人和出借人应注意遵守相关法律规定,避免因超出利率上限而导致法律风险。

原创来源:91转随记 » 年利率多少是合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