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受益人顺序及比例,保险投保人要了解

在保险理赔中,受益人是指在保险合同中约定,在被保险人死亡或其他约定情形发生时,享有保险金给付权利的人。受益人可以是法定受益人,也可以是指定受益人。

法定受益人顺序及比例,保险投保人要了解

法定受益人

法定受益人是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在被保险人死亡时,依法享有被保险人遗产继承权的人。法定受益人的顺序和比例如下:

  •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在没有配偶的情况下,由子女继承;没有子女的情况下,由父母继承;没有父母的情况下,由配偶继承。

  •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如果第一顺序没有继承人,才由第二顺序继承。

指定受益人

指定受益人是指被保险人在保险合同中,根据自己的意愿指定的受益人。指定受益人可以是任何人,但一般是被保险人的亲属、朋友或其他信赖的人。

指定受益人可以指定一个或多个,也可以指定受益顺序和受益份额。如果指定受益人为多个,可以按照指定的顺序或比例分配保险金。如果没有指定顺序或比例,则由同顺序的受益人平均分配保险金。

保险投保人应了解法定受益人顺序及比例

保险投保人应了解法定受益人顺序及比例,以便在发生保险事故时,能够正确确定保险金的受益人和分配方式。

如果保险投保人没有指定受益人,保险金将按照法定受益人顺序和比例进行分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保险投保人希望保险金由特定的人或机构享有,则需要在保险合同中指定受益人。

保险投保人还应注意,在指定受益人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 指定受益人应是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 指定受益人应是被保险人本人熟悉并信赖的人。
  • 指定受益人应是被保险人希望享有保险金的人。

保险投保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指定受益人或法定受益人。

原创来源:91转随记 » 法定受益人顺序及比例,保险投保人要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