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也称减息,是指中央银行降低基準利率的動作,是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的核心。基準利率作為一個國家的基礎利率,降息也意味著金融機構可以獲取更低的成本資金,從而可以向企業和個人提供更低的貸款利率來鼓勵貸款,以達到刺激消費和投資來推動經濟增長。
降息的目的
中央銀行降息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促進經濟增長和刺激消費,並維持穩定的通脹率目標。通過減息可以鼓勵人們藉款和投資,這有助於刺激消費和投資,並促進經濟活動的增長,因此降息通常是在經濟衰退或放緩、低就業率或通貨緊縮時使用的貨幣政策。
降息的影響
降息的影響主要有以下幾點:
- 降低借貸成本:降息會降低銀行向企業和個人提供貸款的利率,從而降低借貸成本,鼓勵借貸和投資。
- 刺激消費和投資:降息降低了借貸成本,從而增加了消費和投資的潛力。
- 刺激經濟增長:降息可以刺激消費和投資,從而促進經濟增長。
- 降低通貨緊縮:降息可以刺激經濟活動,從而降低通貨緊縮的風險。
降息的利弊
降息的利弊主要有以下幾點:
- 利:
- 降低借貸成本,鼓勵借貸和投資,促進經濟增長。
- 降低通貨緊縮風險。
- 弊:
- 可能導致通貨膨脹。
- 可能增加金融風險。
降息的例子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後,全球經濟陷入衰退,各國央行紛紛降息以刺激經濟。例如,美國聯準會將基準利率降至0-0.25%,這是自2008年以來首次降至零利率。
結論
降息是一種常用的貨幣政策工具,可以用來促進經濟增長和刺激消費。降息的利弊需要綜合考慮,在使用降息時需要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