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押期间,抵押物是可以转让的,但这一行为受到一定的条件限制,主要依据《民法典》及相关法律规定。具体要求包括:

- 通知与同意:抵押人转让抵押财产时,应当及时通知抵押权人。如果抵押权人与抵押人事先有约定,需遵循其约定;如果没有特别约定,原则上可以转让,但需确保转让行为不会损害抵押权人的利益。
- 价款处理:转让抵押财产所得的价款,应当优先用于清偿抵押债务,或者按照抵押权人的要求提前清偿债务或者提存。如果转让所得超过债权数额,超出部分归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仍由债务人负责清偿。
- 告知受让人:抵押人在转让时,还需告知受让人该财产已经抵押的情况,保障受让人的知情权。
- 价值评估与保护:如果转让价格明显低于抵押物的实际价值,抵押权人有权要求抵押人提供相应的担保;否则,抵押人可能无法进行转让。
- 登记要求:已办理抵押登记的抵押物转让时,依程序可能需要办理相应的变更登记,确保抵押权的连续性和有效性。
综上所述,抵押物的转让不仅需要遵守法律规定,还需要确保抵押权人的权益得到妥善处理,因此,实践中应当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进行。
原创来源:91转随记 » 抵押期间抵押物能够转让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