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贷比计算公式是什么?如何计算?

存贷比是指商业银行调整后贷款余额与调整后存款余额的比例。调整后贷款与调整后存款按规定方法计算。

存贷比计算公式是什么?如何计算?

存贷比计算公式:

存贷比 = 调整后贷款余额 / 调整后存款余额

其中:

  • 调整后贷款余额:是指商业银行按照规定方法计算的贷款余额,其中包括了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涉农贷款、小微企业贷款、商业银行发行的剩余期限不少于1年,且债权人无权要求银行提前偿付的其他各类债券所对应的贷款、商业银行使用国际金融组织或外国政府转贷资金发放的贷款、村镇银行使用主发起行存放资金发放的农户和小微企业贷款。
  • 调整后存款余额:是指商业银行按照规定方法计算的存款余额,其中包括了企业存款、私营及个体存款、居民储蓄存款、保险公司存放等。

存贷比的作用:

存贷比是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监管的重要指标之一。存贷比越高,说明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越大,流动性风险越高。因此,监管部门会对存贷比进行监管,以防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

存贷比的监管要求:

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商业银行的存贷比应当不高于75%。

存贷比的计算方法:

存贷比的计算方法比较简单,只需根据公式进行计算即可。但是,在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 需要使用调整后贷款余额和调整后存款余额进行计算。
  • 需要按照规定的方法计算调整后贷款余额和调整后存款余额。

存贷比的分析:

存贷比是一个动态指标,会随着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变化而变化。因此,需要对存贷比进行定期分析,了解其变化趋势,并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

存贷比分析的重点:

  • 存贷比的变化趋势:存贷比是否处于监管要求范围内,是否有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
  • 存贷比与其他流动性指标的关系:存贷比与流动性比例、流动性覆盖率等其他流动性指标的关系。
  • 存贷比与商业银行经营情况的关系:存贷比与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盈利能力等经营情况的关系。

通过对存贷比的分析,可以了解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状况,并为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原创来源:91转随记 » 存贷比计算公式是什么?如何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