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信被执行人,是指被人民法院依法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是人民法院对失信被执行人的信息进行公示的平台,被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将会对个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产生重大影响,如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入境、限制乘坐高铁飞机等。
.
那么,失信后怎么能解除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的规定,失信被执行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有关信息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中删除:
- 全部履行了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 与申请执行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并经申请执行人确认履行完毕的;
- 人民法院依法裁定终结执行的。
具体来说,失信被执行人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法解除失信记录:
1. 全部履行债务
这是解除失信记录最常见的方法。被执行人只要全部履行了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包括主债务、利息、罚息、迟延履行金等,就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删除失信记录。人民法院审查同意后,将会在三日内删除失信记录。
2. 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
如果被执行人无法全部履行债务,可以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和解协议必须经申请执行人确认履行完毕后,才能向人民法院申请删除失信记录。人民法院审查同意后,将会在三日内删除失信记录。
3. 人民法院依法裁定终结执行
如果被执行人已履行了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但申请执行人仍不申请终结执行,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符合终结执行条件的,可以依法裁定终结执行。裁定终结执行后,被执行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删除失信记录。人民法院审查同意后,将会在三日内删除失信记录。
此外,被执行人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改善信用记录:
- 保持良好的个人信用记录,避免再次出现逾期还款等不良信用行为。
- 向信用评级机构申请信用修复,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经济困难证明、工作收入证明等,以证明个人的还款能力和信用行为的改善。
需要注意的是,失信记录的解除需要一定时间,一般情况下,全部履行债务后,失信记录将在三日内删除;与申请执行人达成和解后,失信记录将在申请执行人确认履行完毕后删除;人民法院依法裁定终结执行后,失信记录将在裁定终结执行后删除。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
原创来源:91转随记 » 失信后怎么能解除?这三种方法你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