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贷款都是旨在帮助经济困难学生完成高等教育的贷款类型,但它们之间存在一些明显的联系和区别。以下是这两种贷款的主要联系与区别的概述:
联系
- 目的相同:两者都是为了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支付高等教育的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
- 财政补贴:在校期间,贷款的利息通常由国家财政承担,减轻了学生的经济负担。
- 属于国家助学贷款体系:生源地贷款实际上是国家助学贷款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二者都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指导。
区别
1.申请地点:
- 国家助学贷款:直接向学生所在高校的学生资助部门申请。
- 生源地贷款:在学生户籍所在地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申请。
2.借款人:
- 国家助学贷款:由借款学生本人申请。
- 生源地贷款:由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共同申请。
3.贷款发放机构:
- 国家助学贷款:由学校的合作伙伴银行发放,银行的选择可能由学校决定。
- 生源地贷款:主要由国家开发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发放,也可能涉及地方银行。
4.贷款期限:
- 国家助学贷款:贷款期限最长一般为10年。
- 生源地贷款:贷款期限通常是学制加上10年,最长不超过14年。
5.申请规范与条件:
- 国家助学贷款:标准较高,可能对学校类型(如民办学校、高职院校)有特定要求。
- 生源地贷款:申请规范较为宽松,操作程序相对便捷。

6.还款责任:
- 国家助学贷款:由学生本人负责还款。
- 生源地贷款:学生与共同借款人(如家长)共同承担还款责任。
总的来说,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贷款在贷款目标和财政支持方面有着共同点,但在申请流程、借款人、贷款期限、发放机构以及具体的申请条件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学生在选择贷款类型时,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作出选择。
原创来源:91转随记 » 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贷款联系与区别